本文字数:
阅读时长:3分钟
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
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味美且养生。相传是在前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中医认为,豆腐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清肺润燥、清热解毒、下气消痰、养颜防衰之功。
《纲目》记载豆腐:清热散血。《本草求真》:治胃火冲击,内热郁蒸,症见消渴、胀满。并治赤跟肿痛。《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
豆腐不含胆固醇,是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
值得注意的是,豆腐并非人人适合吃。
食用禁忌豆腐中含嘌呤较多,对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忌食豆腐。
此外,脾胃虚寒,经常腹泻便溏者忌食;摄入量过多豆腐,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豆腐虽然营养丰富,是我们常吃的家常菜。不过吃豆腐可是有学问的,搭配适当的食材,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功效,并吃出健康。
1
豆腐+鱼、肉、蛋类豆腐富含优质蛋白质,缺点是蛋氨酸较少。蛋氨酸是构成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参与蛋白质合成。鱼、肉、蛋类中的氨基酸组成比较适合人体需要,尤其是富含蛋氨酸,与豆腐搭配,可明显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
比较经典的做法是鱼头豆腐汤、红烧鱼配豆腐、香焗豆腐丸子、肉末烧豆腐、皮蛋拌豆腐等。
2
豆腐+香菇菌菇类向来是很有人气的素菜。香菇和豆腐的组合,用一个字最能概括:鲜!
香菇中的营养成分包括核酸物质、香菇多糖、嘌呤以及维生素和锌、硒等多种功能性物质,食用香菇汤可以抑制胆固醇吸收和合成、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从而起到降血脂、降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改善和预防动脉硬化有帮助作用。
3
豆腐+白菜豆腐在制作的过程中,保留了大豆的大部分重要营养物质,而且经过多道工序,抗胰蛋白酶被破坏,其消化吸收率能达到95%以上。
不过这也造成豆腐中膳食纤维缺乏,单独吃太多可能带来便秘的麻烦,而白菜中丰富的膳食纤维,正好能弥补豆腐的这一缺陷。
俗话说“白菜豆腐保平安”,豆腐可清热解毒,而白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钙、锌等物质,两者搭配互利互补。
4
豆腐+山药山药是公认的滋补佳品,有“神仙之食”的美誉,能养肺、补肾,兼补脾胃。
需要注意的,山药能助湿,一些湿盛中满及有积滞者是最好别吃的,如消化不良、腹胀、嗝气的患者,服用山药后会加重这些症状。
5
豆腐+海带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几乎不吃豆腐的人相比,平均每周至少吃1次豆腐的人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将降低18%。这很可能和豆腐中的大豆异黄酮有关。
它可以辅助预防血栓,增强动脉血管壁弹性,调整体内糖代谢平衡,延缓衰老。此外,豆腐中所含脂肪的78%是不饱和脂肪酸,它能和大豆异黄酮一起能减少体内的坏胆固醇,保持血脂水平的稳定。
豆腐配海带,能更好地预防高血糖、动脉硬化等多种“富贵病”(防三高),维护心血管健康。
生活小科普
如何健康吃上美食豆腐?记住这三点:
1买豆腐本身的颜色是略带微黄色,如果色泽过白,你可得擦亮眼睛了,很有可能添加了漂白剂,最好别买。
2存豆腐比较容易变质,这么保存更健康:存放在冷藏区,一般2~4天为宜,务必早日吃完;如果吃不完,可以把剩余的部分放入冷冻室,制成冻豆腐。
3煮豆腐通常会有淡淡得苦涩味和腥味,教大家一个妙招去除:
把豆腐划成大小一致的小块,放入锅中,与冷水同时加热;等水开始沸腾时,改用微火煮,慢慢可见豆腐上浮;接着捞起豆腐,再浸入冷水中即可。
此外,煮豆腐前用油煎一煎,也能除掉豆腥味。
(温馨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因个人体质不同,用药需谨慎,请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本文由永刚饮片(YGYP)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合作。
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往期精彩回顾▼黄芪是个宝,常喝疾病跑!与它搭配,补中益气效果好!川贝粉什么时候用?一次用多少?小孩可以吃吗?90%的人都搞错了!“民间圣果”赛人参!这么吃,益肾养肝,补血美容抗衰老…功效了不得!山药吃对了是补品,吃错了是“火药”,这4类人最好敬而远之参冬进补:人参、丹参、党参、西洋参…到底啥区别?点击在看,能让更多人看到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