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大的真凶: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魏祥羽
点击观看视频版《头大的真凶》呀
近期,湖南郴州市又现“大头娃娃”。经了解,是由于误将蛋白固体饮料,当成特殊医学用途配方奶粉长期食用,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头颅畸形。部分患儿身高、体重、智力、行动能力,明显落后普通儿童。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佝偻病。有些家长一听到孩子得了佝偻病,“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那么佝偻病到底是什么呢?
佝偻病,全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是维生素D缺乏的最严重阶段。
维生素D性佝偻病有什么表现呢?
佝偻病活动期分为早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早期早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婴儿。可有多汗、枕秃、易激惹、夜惊等表现。医院检查,可发现血钙、血磷正常或降低,碱性磷酸酶(AKP)正常或稍高,血25-(OH)D降低。X线片无异常。
小贴士:早期最明显的特征是枕秃,如下图,这往往也是家长能够发现的。
激期3个月到6个月的婴儿,颅骨已初步发育,如此时见颅骨软化,摸起来像兵乓球,或者超过6个月的婴儿,出现方颅、手镯脚镯征、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蛙腹、O型腿、X型腿等体征,则表示已进入激期。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何为方颅?指小儿头颅额部前凸,颞部向两侧凸出,头顶部扁平呈方形。
手镯脚镯征为孩子的前臂及小腿的远端即近手腕、脚踝处由于骨质堆积形成的环形隆起,形似手镯脚镯。
肋串珠是指在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因骨化不了的组织堆积形成的钝圆形突起。
在本期,由于营养缺乏,发育迟缓,抬头、走路都会延迟,6个月后出牙、囟门闭合都会受到影响推迟。
此时血钙正常低值或降低,血磷明显下降,碱性磷酸酶增高,血25-(OH)D显著降低。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增宽,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盘加宽2mm。
恢复期恢复期即经治疗或处理后症状消失,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血象逐渐恢复正常。骨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软骨盘2mm。
后遗症期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维生素D缺乏除骨骼病变外,还可能造成运动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下降反复感染。儿童时期的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某些成人期慢性病如糖尿病、哮喘、多发性硬化有关。
如何预防佝偻病呢?
维生素D有两个补充方式:一、摄入,二、晒太阳。
指南上建议婴儿要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到1-2h每天,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尤其要晒屁股,因为皮下脂肪多,可以合成内源性维生素D。
从婴儿出生后2周到2岁,应从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强化食品,每日摄入10ug维生素D。
如果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即应每天补充维生素D20-25ug,3个月后改为每天10ug。
由于受疫情影响,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因此造成的维生素D缺乏增多。最近疫情稍有好转,家长们可增加儿童户外活动时间。
为什么要强调户外呢?
因为在家中,玻璃会阻挡紫外线,从而降低了钙磷代谢和维生素D的合成。
至于治疗,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总结01佝偻病,其实就是维生素D缺乏,并没有那么可怕02在早期,家长可观察是否有枕秃来判断婴儿维生素D缺乏与否03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要保证儿童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04如发现患儿发育迟缓、出现特殊体征,医院就诊编辑:蔡祥铭
参考资料:《中国儿科杂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年版
图片来源:百度
作者:魏祥羽,东南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科学审核:蒋犁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磐石计划开题啦!
第一小组
医学青年冲锋记
第五小组
进步!进步!进步!
第六小组
走近科学
戳我戳我戳我留言(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