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是什么?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是人体成长、繁殖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也是孕妇在怀孕期间的必要补充物质。据统计,一半的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症是由妈妈孕期叶酸不足引起的,补充叶酸可以大大降低婴儿畸形的概率。
研究也发现,老年人出现脑梗的问题,也和身体中叶酸的缺乏有关,因此科学家认为老年人适当补充叶酸,有助于预防脑梗的发生。
那具体如何补充才正确呢?医生总结4个吃叶酸时的要点,帮你更好地补充。
叶酸缺乏和脑梗死,有什么联系?
我国每年新发脑梗死患者有上百万人之多,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而且脑梗发作后,不少患者会留下终生后遗症,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打击,尤其对患者本人的摧残更是最严重的。
正是因为脑梗发病人数不断增多、后遗症越来越严重,所以人们才要研究“脑梗”,希望找出一条预防脑梗、改善脑梗的有效道路,而叶酸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关。
我们生活中的叶酸摄入主要通过饮食,当饮食中叶酸含量绝对不足时,就会导致血清叶酸水平下降,然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会直线上升,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增高,是动脉和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目前研究表明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6μmol/L时,患者发作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但是每降低25%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就能降低11%的冠心病发病概率、以及19%的脑卒中发病率。
如果患者既有高血压,又有叶酸缺乏的问题,那他发作脑卒中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很多,这也是目前临床上脑梗患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家对同型半胱氨酸的要求也不同,比如美国疾病防控中心认为美国人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13μmol/L就属于叶酸缺乏的指标;而我国则认为居民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大于15μmol/L,才算是叶酸缺乏。
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群体之所以好发脑梗,除了基础慢性病比较多以外,叶酸缺乏的问题也不在少数。
老年人预防脑梗补充叶酸,怎么补才对?
叶酸广泛存在于天然的动植物当中,人体内也不需要大量的叶酸,因此通过合理膳食,基本能解决大多数的叶酸缺乏问题。下面医生就总结四个有关叶酸的要点,帮你更好地了解。
1、注意人体每天需要的叶酸量
叶酸吸收需要经过消化道的分解、发酵,从叶酸转化为单谷氨酸盐后才能被吸收,而且由于这种物质是水溶性维生素,所以在人体中停留的时间并不会很长,我们不得已只能从食物中不断获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中国人每天补充叶酸含量为微克左右,可以采用膳食、人工合成的补充方式。
其中人工合成的补充方式已经采用了单谷氨酸盐的工艺,所以能被人体直接吸收,有科学家称,如果是天然的叶酸,在人体中的吸收率大概是50%,但是人工合成的单谷氨酸盐吸收率将近%。
2、年龄越大,可能越需要叶酸的补充
科学家称,随着年龄增长,人们补充叶酸是必要的。因为年龄越大,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会不断上升,男性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会比女性更高,这种物质会增加身体内自由基的生成,对器官、血管造成巨大的危害。
3、注意调理胃
有些老年人之所以正常饮食,也会出现叶酸不足,是因为年纪大了以后胃酸分泌严重缺乏,胃酸分泌不足会引起萎缩性胃炎,消化能力差了,叶酸的吸收也就绝对不足啦。
所以,老年人补充叶酸的时候,可能要更